移动医疗切入慢性病细分市场 信息准确性亟待提升
来源: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人群在增多,大家对慢性病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这也成为移动医疗领域的新风口。据《科技日报》报道,作为我国首个慢病领域的移动医疗随诊随访平台,易随诊将为全国数千万肿瘤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专业的随诊随访医疗服务。鱼跃医疗子公司医云健康近日在郑州举行了大医生APP的产品发布会,开启慢性病管理的新征程。移动医疗APP“掌控肝病”上线,,主打慢性病管理……
在我国医疗APP这片红海中,若想占有一席之地,朝着单领域平台的方向发展,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或许是不错的路子。当然,提升用户粘性的关键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慢性病人群是移动医疗的新蓝海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提出,医疗行业融入互联网的步伐在加快,特别是医疗APP近年发展迅猛。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约为22亿多元,预计2017年达到125亿元左右规模。
目前,仅移动医疗APP就多达2000多款,互联网巨头BAT更是移动医疗行业的强劲参与者。百度开设了健康、医生、dulife三个自主板块,分别对应医院、医生和硬件。腾讯领投豪斥1.5亿元开始深度布局移动医疗服务领域,投资了丁香园、挂号网、邻家医生等。阿里方面,在其收购了中信21世纪后更名为阿里健康,目前几乎现阶段互联网医疗覆盖可能涉及的全部阶段,还投资了华康全景网等公司。尽管移动医疗APP种类繁多,但是,同质化现象明显,多数成为了网上预约的工具和充当了类似“百度知道”、“搜搜问问”的医学类解答平台。
另据医疗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知名、受患者追捧的医生不超10万人。全国每年门诊挂号量78亿人次,目前预约比例在5%左右,也就是约4亿人次实现预约。那么剩下的人群呢?
在门诊预约如此困难的大环境下,慢性病患者及时进行预约问诊显得格外困难。然而,慢性病却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头号杀手。根据卫生部的调查报告,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 2.6 亿人,目前中国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肺疾病等)每年以 8.9%的速度递增。
因此,专项针对慢性病人群的移动医疗平台的出现,刚好填补了门诊挂号困难的空缺,让患者通过互联网进行定期自查和远程诊疗达到门诊一样的治疗效果。这是一个新的刚需市场,更是在移动医疗这片红海中发掘的一片新蓝海。
移动医疗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长期诊疗
据医学人士介绍,慢性病医疗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治疗原理,可能的发展过程、预后和注意事项;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自我追踪和自我管理,并将自我追踪和管理的信息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而移动医疗的方便性、内容丰富性正可以满足这一点。
另外,多数慢性病患者真正需要的只是定期诊疗,在紧迫性的要求上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高。也就是说,“非紧迫性”的慢性病需要的是长期的“服务”,这服务包括了如开药、告知监测数据、医生定期的建议等。
对此,掌上药店创始人王浚海就认为,未来移动医疗领域最大的历史性机遇就是网上处方药,移动电商们第一个要抓的是电子病例,第二个是电子处方。
同时,“专家号”品牌总监方丹提出,未来市场中,竞争的关键也将转移至服务方面。因为服务好的医生、药店都会成为线上的热点,受到患者和电商们的追捧,而医疗本身就是服务,因此,服务将成为重要胜出因素。
慢性病移动医疗与终端结合确保信息准确
慢性病的主要人群是中老年患者,对于移动医疗这一新的服务提供形式,要如何做才能保持用户的长期参与度,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相关的APP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实用性,易于中老年人操作。特别在用户体验方面要异于其他的传统医疗平台,并能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真正帮助到患者。例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发的针对糖尿病的APP上,患者就可以通过移动血糖仪记录自身的血糖变化,并得到相应健康管理反馈,医生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察看患者血糖情况,给予及时的处理意见。一整套包括患者自查、医生诊疗的流程均可以在一个APP上实现的设计可以增加用户粘性。
其二,由于慢性病需要长时间观察与调养,因此,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信息的准确性是绝对不容忽视的,而这恰是当前该领域的严重软肋。建议软件开发时在内容上多下点功夫,打造更多实用性模块。信息的准确性方面,笔者认为,更需要的是硬件的支持。例如,开发适合智能手环或者手表的移动医疗APP,慢性病患者长期佩戴,可全天候跟踪相关数据。腾讯集团副总裁林璟骅曾坦言,腾讯在医疗领域所做的就是连接者的角色,例如QQ作为一个社交软件,拥有很多开放的接口,连接可穿戴设备等一系列健康相关智能设备,让更多人用轻松的心态关注自身健康。
其三,软件制造者多数不是医学专家,真正好的APP是需要跟医院合作的,例如,将患者的监测数据生成病例上传至医院,除软件自动给出建议外,医院的医生也可以提出个人的看法。
如今,种类繁多的移动医疗APP对解决医患矛盾、看病问诊难的问题效果并不突出,根源就在于平台的设计过于综合,造成信息量过于零散,并且准确性不高。而专业针对如慢性病的平台出现,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成果。同时,配合当前市面上流行的各类移动终端使用,搭建大数据平台,确保信息的准确,这甚至可能成为今后移动医疗发展的新方向。借用中国医药协会人士说过的一句话总结:移动医疗在对公立医院产生影响的同时,将推动医疗生态圈的变革。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